长沙晚报10月29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周柔)“真吓人!翻个身就天旋地转,还恶心想吐,我患的是什么病?”市民黄女士到湖南航天医院就诊时说。该院神经内科接诊的罗雅元医生详细询问其症状,并为其进行了一次位置诱发试验,当黄女士的头位被轻轻调整时,眼睛出现了典型的眼震反应。“这是耳石症,不是什么大毛病,手法复位即可。”罗雅元解释。
耳朵不仅负责听声音,还是身体的平衡监控站,如内耳前庭系统。在前庭器官里,有一批碳酸钙微粒,医学上称为耳石。它们平时稳稳地待在椭圆囊、球囊里,就像水平仪里的小珠子,感知身体姿势的变化,帮我们保持身体平衡。一旦耳石不安分脱落,跑进了不该去的地方半规管,麻烦就来了。半规管是感知头部旋转的器官,耳石一进去,它就会把耳石的移动当成旋转信号,传给大脑,于是大脑误以为身体在急速翻转。即便只是翻个身,也会感到整个世界都在旋转。这种短暂但猛烈的眩晕,就是典型的耳石症症状。
罗雅元介绍,如果出现以下这些症状,要立即就医:眩晕持续数小时,活动后加重,或发病前有发热、腹泻,需警惕前庭神经炎等;若眩晕伴有头痛、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症状时,更需排除脑卒中(脑中风)等严重疾病。
耳石症的治疗原理其实很简单——既然耳石跑错地方了,那就把它“送”回去。医生通过位置诱发试验来确定耳石的掉落位置,再通过手法复位,利用重力让耳石“滚”回原位。多数患者一到两次手法复位就能解决症状。对于反复发作或特殊类型患者,还可以使用复位治疗仪或耳石复位转椅,完成更精确的治疗。若患者伴有严重的恶心、呕吐或焦虑情绪,医生可能会短期辅以前庭抑制剂等药物。
罗雅元叮嘱黄女士,耳石症有一定的复发率,回家后注意以下这些细节,能帮助巩固疗效,减少复发:高枕卧位24小时,垫高枕头睡觉,让耳石稳住;一周内避免头部剧烈活动,包括转头、弯腰等动作,以及游泳、打羽毛球、坐过山车等涉及到头部活动的运动;补钙和维生素D,尤其对更年期女性,或有骨质疏松症风险的人群,有助于耳石结构稳定;进行前庭康复训练,轻缓的平衡练习可让前庭防御更强。
耳石症虽然发作急,但多数属于良性。关键是尽快确诊,科学复位,做好日常防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特别是伴有头痛、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症状时,需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神经内科或眩晕专病门诊就诊,以获得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