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全域友好,让新就业群体有个温暖的“家”

望城区扎实推进新就业群体管理服务工作,整合多方力量打造全方位关爱引导体系

  • 10月28日,月亮岛街道银星湾社区开展“暖‘新’活动进社区,共建共享护家园活动”,为辖区新就业群体健康护航。李玲 摄 10月28日,月亮岛街道银星湾社区开展“暖‘新’活动进社区,共建共享护家园活动”,为辖区新就业群体健康护航。李玲 摄

      朱华 陈奕君

      秋日傍晚,望城区月亮岛街道银星湾社区“红色之家”里暖意融融,骑手万素娟享用着刚刚在微波炉里热好的饭菜,手机在爱心充电台上播放着音乐,这个温馨的空间是她奔波途中的“充电站”:“这里充电、热饭、歇脚都方便,手机里的‘骑手友好商家地图’标着15个歇脚点,餐饮店能打折,幸福感满满。”

      “现在送单心里有底了,不用再为进门耽误时间担心超时。”白沙洲街道同心园社区晟通城小区的大门口,外卖员小王稍稍驻足,摄像头一秒识别,自动开门。这一小小的改变,让他每次配送比过去节省了3至5分钟,保障了餐品时效,也赢得了小区居民的认可,实现了效率与温度的双提升。

      这些都是望城打造的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的缩影。今年以来,望城区着力践行“党建聚力·和美星城”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行动,聚焦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整合多方力量,打造全方位关爱引导体系,推动新就业群体从城市“奔跑者”向“共享者”“治理者”“共建者”转变,探索出一条城市基层治理新路径,让党建力量“沉下去”、治理效能“提上来”。

      设施友好 打造通行无阻便利网

      据统计,长沙新业态已催生超过60万新就业群体,他们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支撑着社会经济的脉动。城市,正以温情回馈这些传递脉动的人。

      走进银星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的“红色之家”,微波炉、冰箱、应急药箱、手机充电站一应俱全,墙上还贴着骑手手写的“微心愿”和寄语,从“夏季送清凉”到“冬季送温暖”,就业创业、文化休闲等十几项服务一应俱全。

      “这处‘家’,是社区循着骑手需求量身定制的。”社区党总支书记李玲翻出一本《骑手需求问卷》,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调研结果:“78%的骑手需要充电服务”“41%的骑手反映停车难”“高温天气希望有一些凉茶”……

      “骑手们的需求就是社区服务的重点。”李玲说,作为全市“骑手友好型小区”建设启动式的承办地,社区率先打造了全市首批“骑手友好型社区”。如今,骑手们的诉求都有了回应:沿王家湾路加设2处共享换电柜,在小区划骑手专用车位;在小区入门处设置骑手友好地图,联动物业接入“暖新长沙”平台,“无感进入”“一图秒懂”让“进门难”“进门迷路”成为历史。辖区的湘江天地小区E区,物业公司主动腾空进门口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作为骑手歇脚的“微驿站”,加水、取纸等细节中体现了小区对骑手的关怀。除了“硬件”托底,社区更用“软服务”传递温度。夏季送清凉礼包、防晒用品,平日里不定期组织义诊、义剪、家电检修,还邀骑手观看红色电影,让关怀不止于“刚需”,更有“质感”。

      望城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区委两新工委副书记熊闻遐介绍,望城目前已建成26个“红色之家”,24小时对外开放,依托阵地开展集中观看阅兵、红色观影等教育培训活动、组织“夏日送清凉”“就在长沙过大年”等关爱活动百余场次;打造10余个“骑手友好型小区”,试点小区门禁全面接入了“暖心长沙”平台,实现一码通行、安全进入;引导社区、物业划定骑手便捷停车位、利用小区闲置空间打造“骑手驿站”……以“场景友好、设施友好、服务友好、成长友好”为四大核心维度,望城正全力推进骑手友好场景建设,让新就业群体在城市中找到归属感。

      制度友好 激活治理共融新力量

      “友好商圈+社区”的服务、共治、管理的三维共融温暖了骑手的奔波之路,也激发了城市治理的新活力。“社区对我们这么好,我们也想为社区出一份力!”常来驿站歇脚的骑手纷纷找到社区负责人,表达参与社区治理的意愿。

      “外卖骑手们每天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不仅是城市运行的‘毛细血管’,更是基层治理的‘流动哨兵’。”天鹅塘社区党总支书记雷瑶表示。望城顺势而为,探索建立新就业群体“吹哨人”制度,选聘优秀骑手担任小区流动网格员。集中开展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登记接收工作,引导他们亮身份、做表率,成为基层治理的“先锋队”。而“雷锋哨随手拍”和“社区议事会”“网格联席会”等机制,则为骑手们反映的问题提供了高效流转和解决的通道,让上报的问题“件件有回音”。

      在天鹅塘社区,党员“团购小哥”廖坚光的电动车后座,除了生鲜包裹,还常载着为独居老人代买的药品、待维修的小家电。他的送货路,已成了一条“热心路”。发现地砖松动、通道堵塞,他立即通过微信“随手拍”上报;凭借熟悉与信任,他每季度平均化解4起邻里纠纷,成为社区查漏补缺、感知民情的“移动探头”。

      在银星湾社区,“骑手共治”已成体系,社区率先组建“小锋侠”流动党员党支部,越来越多的骑手从走街串巷的“送货人”变身城市治理的“合伙人”。

      一支20人的“骑手雷锋志愿服务队”分设巡逻、配送、宣传等小队,既是应急响应的先锋,也是发现问题的“活水源”。他们上报的“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占社区网格事件的18%,解决率达95%。社区通过“最美骑手”评选、积分兑换等方式,让这份付出成为看得见的“荣誉勋章”。饿了么“蓝骑士”廖东杰用积分为孩子兑换了水彩笔:“这可不是普通的积分,而是社区给我们的‘荣誉勋章’。”

      新媒体党支部团结带领网络主播弘扬正能量、展示新担当,以“包包说望城”等为代表的望城区新媒体联合会,一年以来发布“秸秆别乱烧”“移风易俗”“应急安全”和政策解读等视频100余条,浏览量超1亿人次,让新媒体的“新”声为老百姓的“心”声代言,成为党委、政府与老百姓之间又一座桥梁。

      半年来,望城区各试点的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活动率从15%提升至70%,一股崭新的治理力量正蓬勃生长。

      保障友好 全业态呵护绘就骑手幸福梦

      更令人振奋的蓝图正在展开,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望城正在打造湖南首个“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这个设在月亮岛街道天鹅塘社区、面积达1100㎡的中心,预计年底开放运营,将成为一个功能复合的“暖心航母”。

      不久的将来这样的场景将出现:清晨6时,外卖骑手可以将电动车停在星蜂港湾门口,扫码进入 “蜂暖补给区”——保温柜里有热粥和包子,充电区的电动车正自动补电,取餐间隙,还能在公共休息区眯上10分钟;中午12时,网约车司机带着刚收到的“差评申诉单”找到“暖蜂权益站”,志愿者律师帮他梳理证据、对接平台,半小时就解决了纠纷;每周三晚上的“星蜂技能社”里,网络直播萌新跟着老师学短视频剪辑,力争成为下一任“星蜂侠”;中秋的“蜂家团圆宴”上,大家一起包饺子、猜灯谜……这里将依托并统筹属地党建组织及行业企业资源,形成一张覆盖广泛、服务精准的关爱网络。

      根据今年望城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望城区委组织部出台的《望城区“聚新向党 星耀望城”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三年工作方案(2025—2027)》,明确望城三年内将建成30个以上“红色之家”,建成区级“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建成6个以上“骑手友好型社区”,组建5支以上、覆盖重点新就业群体的“雷锋式”志愿服务队,明确任务铺排,有序开展工作。同步出台了相关文件,明确建设标准、规范,从建设“骑手友好型小区”、打造“红色之家”、拓展骑手友好商家、制定关心关爱清单、打造“雷锋式”服务队、宣传先进典型事迹等六个维度开展“骑手友好型社区”试点建设,进而在常住人口超30万的月亮岛街道探索打造“骑手友好型街道”,切实提升骑手获得感、幸福感。

      “我们的目标是推动骑手友好向全业态友好、全域友好转变,让各行业、多人群参与到友好建设中,让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延伸到城市各个角落。”望城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区委两新工委书记黄海文表示。目前,全区已链接60余家“骑手友好爱心商家”提供各类折扣与服务。未来,望城还计划通过机制创新与数字赋能双轮驱动,同步完善争议调解、职业晋升、社会关怀等制度设计,形成政府主导、平台协同、社会参与的劳动者权益保障新范式。通过“住房兜底+荣誉赋能+社会反哺”三维激励,破解“安居难、归属弱、发展窄”等
    问题,让广大新就业群体在望城这片热土上真正筑梦、逐梦、圆梦。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