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庹新岗 付臣欢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中指出:“中国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改革举措,将有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有充足信心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继续发挥世界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作用。”
“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发力点,也是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该怎么认识“两新”政策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其效能?本报“热点面对面”邀请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蔡景庆,对此进行解读。
专家名片
蔡景庆,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三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推荐专家;湖南省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专家。
1 产销两端,“两新”政策的效力已经逐步显现
记者:蔡教授好。可否请您先梳理下“两新”政策出台的脉络?它取得了哪些成效?
蔡景庆:今年2月2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了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问题,提出要求,要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这相当于为“两新”政策出台定了基调。
之后,3月份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全面部署了“两新”工作。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用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并将支持范围扩大到老旧电梯等领域,进一步细化和强化了政策支持力度。与此同时,各地也推出了相应的配套政策。
目前来看,政策效果十分明显。前三季度,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6.4%,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6%,比上半年提高6.8个百分点;9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0.5%,比上月大幅加快17.1个百分点,汽车类、家具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均由负转正。需求端传递到供给端,前三季度,食品制造机械、农产品加工专用设备、金属冶炼设备等与设备更新有关的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8.1%、34.6%、13.2%;新能源汽车、家用冷柜、房间空气调节器等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关的产品产量也保持较快增长。
记者:确实,我们可以很明确地感受到“两新”特别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于刺激消费的强大作用。身边有不少人换购了汽车,添置了大件电器。教授,您认为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有哪些?
蔡景庆:“两新”政策出台,一是对冲世界经济影响和我国经济发展遇到阻力的需要;二是适应我国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当前,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我国可形成年规模5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在消费品市场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消费市场正在由“增量时代”进入“增量和存量并重时代”,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有助于形成以消费为主导的国内大市场循环。从“两新”政策实施的效果看,已初步实现了拉动经济内需增长、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提升消费者信心等目标。
2 落实政策,企业迎来机遇、政府保驾护航
记者:为了推动政策更好落地,直达市场主体,湖南省、长沙市都开展了“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请您具体分析一下,企业在此过程中会迎来哪些机遇?政府可以从哪些方面为企业保驾护航?
蔡景庆:企业在“两重”“两新”政策中迎来许多机遇:一是基础设施投资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方面的机遇。二是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融合发展的机遇。“两新”政策强调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的融合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的机会。三是消费市场活力提升带来机遇。通过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措施,精准务实的举措和“真金白银”补贴所触发的乘数效应,不仅拉动了需求、激发了消费,还能显著提振企业的产值和业绩。
政府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政策宣传和落实。聚焦“规上”企业,走基层、入园区、进企业,宣传落实“两重”“两新”等重大政策措施,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畅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二是推动项目建设进度。加快项目建设,推动产业项目投产达效,促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和产出效益。确保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和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按时开工。三是优化营商环境。依托优化营商环境一体化平台,及时归集、解决企业营商诉求,助企纾困解难,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3 让“两新”政策更接地气更见效能
记者:“两新”政策出台、落地,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您观察到,有哪些好的做法?未来“两新”政策加大支持力度、扩大支持范围,可以从哪些方面做起?
蔡景庆:现在“两新”政策已经在全国各地铺开,总的来看,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
一是高位推动,专班运作。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两新”工作,成立由多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对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统筹推动政策研究对接、项目谋划申报、项目推进实施全过程。二是超前谋划,精准捕捉政策信号。地方政府提前研究国家政策投向,找准政策与地方需求的契合点,确保在国家政策出台时能够迅速对接。三是政策落地见效较快。抢抓时度效,通过政策落地,有效激发了内需潜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四是资金支持有保障。统筹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持续推动“两新”政策落地见效,确保政策资金能够及时到位。
对于未来如何加大“两新”政策支持力度,我认为,可以做这些工作:
一是适当扩大支持范围。今年一些地方已经在做了。比如,上海家电家居以旧换新补贴品类达到了67类;广东增加了手机、平板、智能穿戴设备等3类产品;在湖南,呼吸机、雾化器、制氧机等13类适老化产品被纳入补贴范围。怎么补,补哪些,总的原则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二是实时观察、动态调整。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消费品以旧换新刺激消费的作用最明显。但同时,也要观察评估它的边际递减效应。说白了,就是要考虑,当很多人该买的都买了,怎么办?要不要调整补贴力度和领域?比如,让“两新”政策涵盖工业、农业、建筑、教育、交通、文旅、医疗等重点领域。
三是完善“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的有效机制。旧的东西去哪儿卖,怎么更好查处商家“先提价后打折”,老年人不知道怎么领补贴,这些问题,在此次政策落地时都出现过,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实施细则,持续优化消费环境。
4 长沙如何进一步抓住“两新”政策机遇
记者:截至11月中旬,长沙市储备“两重”“两新”项目超过280个,消费品“以旧换新”等系列活动全面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申领人数及成交金额在全省占比均超过40%。您觉得长沙应如何进一步抓住政策机遇,为全省消费回暖、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蔡景庆:前期长沙在“两重”“两新”上取得的成效,充分彰显了省会担当,同时,也说明长沙具备进一步推进“两重”“两新”的巨大潜力与实力。我认为,今后长沙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做好春风化雨政策宣传,畅通政府与企业、消费者的“传输线”。常态化开展“走找想促”,继续做好企业帮扶工作,提高帮扶效能。特别是在上门服务中,做到“简单问题现场办理、个性问题因企施策、共性问题专题研究”。
二是提供高效快捷资金保障,抓住政策有效落实的“牛鼻子”。切实用好下达长沙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根据项目的实施进度及时拨付资金,确保资金花在刀刃上。比如,发挥好金融政策的杠杆作用,为有意向更新设备的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提高企业大型设备更新的积极性。
三是搞好统筹兼顾部门协作,打好政策执行的“组合拳”。“两重”“两新”政策执行,涉及财政、生态、工业、农业等领域,必须保证各领域政策的统一性与一致性。各部门可通过召开跨部门定期会议、信息共享和成立联合工作小组等形式,实现政策效能最大化。
四是大力补贴新兴产品,增强新质生产力的“支撑性”。长沙应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逐步更新和淘汰高耗能低效率的设备,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应利用契机,着力发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项目,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五是开展科学严谨政策评估,适时做好落地实践“回头看”。“两重”“两新”政策实施的长期效果如何,还需要做怎样改进?需要我们积极推进科学严谨政策评估。评估要把握好“政府端”和“市场端”,并进行因地制宜、因时施策研究,为我省和我国“两重”“两新”政策实施提供好经验好样本。